喜讯 西博总馆、中茶博展览获评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2024-04-02 建筑配件

  近日,第十六届(2021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以下简称“精品项目”)推介活动结果揭晓。其中,杭州西湖西溪景区所属博物馆双双斩获佳绩!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选的“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展览以及中国茶叶博物馆推选的“绿色黄金——17-19世纪和欧洲的海上茶叶贸易”获评精品奖。

  “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展”是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于2021年10月推出了考古主题展览,展览由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金华市博物馆、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协办,并得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专业支持,以文博主导、强强联合的形式举办,共展出文物218件(套)。

  近年来,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考古工作,浙江省大力倡导“宋韵文化”,在此背景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选择以兰若寺大墓为主题举办展览,希望能为“宋韵文化”注入考古的分量、学术的向量,更是彰显博物馆的力量;同时也是为满足博物馆观众对于民间传统文化、对考古前所未有的求知热情。

  兰若寺大墓是目前国内已知顶级规模、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南宋墓葬,为研究宋代墓葬制度、南宋帝陵制度、南宋建筑史、宋元历史事件等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和原真信息。项目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具备极高的研究与展示价值。

  与传统考古成果展不同,此次展览是一个单一项目的墓葬考古展,同时出土文物均是墓园地面建筑构件。如何能让普通观众通过展览获取知识和观展的愉悦,是摆在策展人面前的考验。从一开始,策展团队就把展览的关键词设定为:公众、普及。充分的发挥博物馆优势,采用故事性的结构,撷取公众感兴趣的知识要点,展览开篇抛出“他是谁?”的话题,兰若寺大墓从其规模型制可判断为皇家陵园,墓主人身份尊贵,但墓主人到底是谁却一直是个悬疑。于是展览用一种开放讨论的态度,激发观者探寻墓主人是谁的好奇心。同时巧妙利用“兰若寺”这一关联信息,吸引公众的关注。让观众进入展厅就带着“他是谁”的问号寻找答案。

  策展团队把展览逻辑分为专业逻辑和叙事逻辑两个层面。面对大量考古出土的建筑构件,我们第一步理清的是专业的逻辑,通过出土文物、文献史料及类型比较的方式建立证据链,进行层层推进的解析,采取信息组团与知识深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宋代墓葬制度、中国传统建筑知识以及公共考古知识进行诠释。同时集合来自考古、文保、古建的力量,特别是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支持下,将多学科研究的优势在展览中呈现出来。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故事,即叙事的逻辑。通过故事性的文本来推动推理的深入、展开兰若寺悬而未决的情节。展览设置两名故事的对话者,一名历史爱好者“宋小南”慕名前往兰若寺考古现场,在考古领队“罗博士”的带领下进一步探索兰若寺的故事,(请注意,这位罗博士的原型就是现实中的考古领队省考古所的罗汝鹏博士),在展览虚拟人物带领下展开“缘起、初识、现场、遗物、推理、话题”六大篇章,通过虚拟人物讲述的真实故事引领观众思考探索。保证了展览的观赏性与可读性。

  “兰若寺大墓”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墓园地面建筑构件,尤其是陶质仿木构件基本涵盖了南宋建筑构件的全部类型。鉴于浙江地区宋式建筑地上文物保有量十分稀少,这些出土器物成为研究南宋建筑史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也是宋韵美学不可多得的载体。所以在展览中,我们认真挑选和组织展品,这些建筑构件包括仿木构的斗栱、飞子、椽子、柱、格子门、勾栏,以及大量屋顶的瓦作构件等。

  这些建筑构件都是南宋时期高等级,甚至皇家级别木构建筑实物的高仿再现,高度应证了宋代李诫所作《营造法式》的记载。这些文物从单体来看都其貌不扬,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珍品,为了直观展示这些散落的文物信息,展览通过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描述及图例作对比,将展出的大量出土建筑构件配以专业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细部图解、宋《营造法式》示意图,并结合模型、建筑复原视频,把对文物的感知以图形和影像传递给观众。深入形象地解析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明宋代古建筑的知识,凸显宋韵美学。

  此次展览是单项考古,且是宋代墓葬考古,但展览的形式设计有意规避凝重的色调,而选取淡雅、简洁的风格。在整体设计中把握以下几个调性。

  展览的展标设计,以遗址老照片为底色,中间加入大地色的截面,将土方嵌入其中,倾斜的截面穿过“他是谁”三个字,截断字体的同时产生悬念感。

  展览还原了考古工作站的场景,让考古工作零距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展板设计的灵感则源自考古工作站斑驳的墙面,提炼特质后加以重新设计。

  “宋小南”和“罗博士”的形象被制作成简笔插画,与展览主线的六个单元相对应,为沉稳的考古展增添活泼的元素。在保保证阅读性、现代感的同时,将考古特有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用新材料新科技复原传统工艺。现场还加入沙盘模型和视频资料,清晰直白地将现阶段的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展览开幕之后,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报道,截止到目前,大幅的专题报道共12篇次,引发各类新媒体大量转发,直播观看量达2万余人次,线上线下都持续得到观众互动反馈。

  展览引起考古、古建、文保、文博界的高度关注,引发围观,共接待专业团队三十余场次,专家学者纷纷到现场观展,不仅提出意见与建议,还撰写了精彩的展评。

  展览的配套活动同样围绕“他是谁?”的主题展开。专门设计学习单,观众可在线下观展时,跟随策展人的思维,进行自主性地探索,寻找答案。

  展览期间我们邀请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嘉励及罗汝鹏老师举办两场专题讲座,与观众分享有关兰若寺及浙江地区其他南宋墓葬的考古故事。

  受疫情影响,线下社教活动受限,但现场观展仍然络绎不绝,我们通过语音导赏、线上展览以及讲座直播的方式,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并通过媒体,给疫情期间的杭城制造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小小的惊喜。

  另一方面及时整理线上线下的观众留言迅速做出反馈,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答疑。

  展览开发的文创产品,选用展品中砖雕上的典型纹饰——卷云纹及仙鹤纹进行艺术加工设计,有环保袋、记事本及签字笔等。

  并不止步于对一个答案的执着,关于兰若寺大墓主人是否是宋理宗生父的猜想,伴随着展览的余韵,将继续引领着更多层面的深入思考。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考古的过程,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次展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主办,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舟山博物馆以及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协办,展览共展出展品92组,包括外销茶具、绘画作品、船只模型、外销茶样等等,涵盖多种材质类别。

  展览重点介绍了17-19世纪时期茶叶从中国通过海上贸易走向西方世界的过程,分为“泛波逐海——中国茶叶的漫漫旅程”“帝国的生意——外销茶叶贸易流程”“终点的起点——茶叶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三个单元,从生产、销售以及文化交流三个角度系统展示中国茶叶从中国茶叶产区走向西方世界的过程。

  在坚持讲好文物故事、展示茶文化之美的同时,我们更大限度地打开博物馆的边界,展示博物馆的力量。展览期间共计吸引近10.5万余人次参观,15家媒体累计报道百余次,推出英式下午场体验、调饮茶制作等宣教活动60余场次。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中国茶叶博物馆将继续拓展文化影响力,创新展览表达,讲好中国茶故事。